直到有一个上过学的十几岁孩子,从玉米地里出来,这才听懂了周济民的话。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对方带着浓重的口音,但他还是听明白了。
他从斜挎包里掏出两包饼干,是他自己自制的饼干,用油纸包裹着。
没办法,就是一个字,穷。
挥挥手,周济民转身沿着小路继续赶路,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买衣服需要钱和布票,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能活命就已经很不错了,别想什么吃饱或者有衣服穿了。
他是离开了,但对于少年和其他村民而言,这件事却还没有结束。
“去凤凰村,就沿着小路直走,翻过两座小山头,大概走七八公里路就到了。”
少年回到家里,他的弟弟妹妹就围了上来。
但少年却摇头,抱着饼干飞快往家里跑去。
“不用客气,再见。”
“谢谢,谢谢。”
他们不懂普通话,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山村,哪里知道什么是普通话啊?
“看我给你们带什么来了?这是饼干,快吃吧。”
毕竟新沙镇也蛮大的,而且他刚巧还是落在新沙镇的地盘上,要不然,农民不太知道新沙镇的话,那他还是白忙活一场。
谁让那两包饼干是少年换来的呢,具体是什么事情,村民压根不知道。
“不用,不用。”少年还挺客气的,但推辞不过周济民,被迫接住了。
五个弟弟妹妹,一窝蜂围着他们哥哥,看着被打开的油纸,露出里面香甜的饼干,全都咽了咽口水。
“谢谢,这两包饼干给你,谢谢你了。”
听到那个少年的回答,周济民心里很惊讶。
他家人多,就算是七八岁的孩子,也是穿着开裆裤,连衣服都没有。
于是,周济民赶忙收起无人机,直奔那个地方而去。
只有去小镇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老师才是用普通话上课的。
这让村民们很是不爽,可又不能怎么样。
就算他们的孩子去过十几公里外的小学校园读书,但小学老师也是用他们本地方言上课的呀,根本就不是用普通话。
来到地方之后,周济民再次跟农民询问,很遗憾,他还是听不懂,依然无法交流。
村民们都很想知道少年手里的饼干是什么味道的,纷纷让少年拆开来看。
从这里走七八公里的路程,倒是让他意外,没想到凤凰村距离飞机落脚点不算太远。
少年手上一沉,他就知道周济民给的饼干并不轻,心里顿时喜滋滋的。
三四公里,总算看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盆地,里面有稻田等农作物,还有玉米、菜园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