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郁金堂 第37节(2/3)111  郁金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尤其这趟,明面儿上不叫抄家,实则比抄家更狠。

总之林林种种,不用两府操持,所以武家根本没置办过祭田。

武延基愕然,嘴巴张开就合不拢了。

再指账房,“把这两张契纸翻出来,另拟新章,就转到高阳郡王名下。”

“样样保持原状,即先魏王名下产业,不论契纸、现银、古玩、动用器物, 连塘子里一条鱼,笼子里一只鸟,皆封存府内, 不可转名,不可带走。”

“可这明明是我家买的田!”

武崇训万万没料到圣人能来这一手,几如斩草除根, 握拳往前一挣。

宋之问抖了抖手里的小账,望着他。

侧头叮嘱郎中,语带威胁。

“不可……那我怎么办?”

看看龇牙咧嘴的武延基,“武家产业巨万,一时分不明晰,不如改日?”

“家下琐事,劳烦主簿、郎中操办,改日小王请客,大家米宅再聚。”

宋之问搓了搓指尖上沾的黑墨,惋惜道。

宋之问把小账拍在桌上,“并州田庄两个,合上等水田三百顷,为祭田!”

“圣人的意思, 诏书里说的清清楚楚,魏王骤然离世,她老人家伤心不已, 亦不忍嗣王等住在这儿,朝夕望见旧日情形,平白难过, 不如先迁出去, 这个地方就封起来,样样保持原状,也算是对魏王的敬奉。”

第39章

即便女皇兴出些花样,例如将利州大庙川主寺翻盖为皇泽寺,金粉饰壁,昼夜燃灯,年年邀高僧大德讲经,靡费之巨大,动辄二、三万两银,费用几与疏浚运河相当,走国库说不过去,便是女皇掏体己,民间美其名曰脂粉钱。

这分明是不愿得罪武家,急于脱身了。

竖目的高阳郡王,却已巴结上了新郡主,伸伸小手指头就把他料理了。

宋之问竖起眉毛,嫌武延基耽搁他办差,头一甩,便有人上来塞了他满嘴破布,顿时犹如被提住了要害的鸡鸭,瞠目扳挣,嘎嘎咳嗽起来。

他这么

他却又不肯明白话说,捡起被武崇训踢翻的银枪挽个枪花, 簇簇银光笼他在内,人影子都没了。

武崇训心中大恸,画押的笔递到面前,下意识就想推开,目光扫见武延秀百无聊赖耍弄枪花的侧影,却愣了下,改成一拱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

宋之问悠悠道,“祭田就不同了, 归到梁王名下,便有个周展余地。”

但既然宋之问误解,武崇训也有意含糊,义正词严道,“主簿说笑了,分家何须分祭田?大哥是长房长孙,自当管理祭田。”

武延秀恨铁不成钢, 向宋之问摇头,惹得众人尽来看他。

——这是公然强抢,眼里还有王法么?!

“原是府监特特借了您来,来都来了,不如顺水人情做到底,回衙门补上登记,往后翻查便利。”

武崇训不解他用意。武家身为女皇宗族,七代先祖供奉在明堂,另有族谱悬挂在宗正寺,四时八节,全族进宫祭拜,动用的都是国库。

寻常显贵论罪抄家,指着女眷的嫁妆由头,总能饶出些许,偏这家人,待嫁女没有,娶进门的媳妇也没有,真全数搂走,叫他们下半辈子喝风么?

冒嗓子一声嚎,惊得户部司郎中讪讪起座,向宋之问拱手道,“宋主簿,才出来时侍郎交代,今日衙门里有一桩急务,需得早些回去。”

着意提醒他。

武延基直瞪武崇训,高声大喊,“老三,老三,你说句话!”

“田庄铺子府邸,皆以名属分归,清清楚楚,独并州的祭田怎么算?虽录在先魏王名下,但那是武家族中各家共有,并非长房独有。”

武延基听见他又要栽个新罪名过来,急急辩解道,“你别血口喷人!祭田自是族中各家共有!我阿耶从未独占。”

想了想,转头问武崇训,“两府的祭田在一处么?”

“下官是存心替嗣王留体面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