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郁金堂 第103节(2/3)111  郁金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太好了,我嫁了他,岂不大如我们夫人的意?还有我那两个哥哥,都是烂好人,往后夫人仗着太孙行不法之事,他们也没本事限制,难道带累我?哼,我告诉你,我宁愿自家过的差些,也绝不做她的踏板。”

看看琴娘,目光中颇有赞许之意。

拿这句开了头,后面缠缠绵绵的问

才进京时瑟瑟也满怀怨愤,恨不得自家滚钉板,也要害武家倒霉,可如今万事顺遂,便大感做人没必要步步紧逼,总之最后达到目的,沿途风景也很美丽,譬如武崇训,不就是无心偶得?

武崇训正与李重润说话,转头道,“你再瞧瞧,还不明白再问我。”

扇子指向窗外,琴娘叹了口气,点头表示明白。

“她们两个,往后嫁到谁家都是娇客,即便遇见……”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3章

劝她两句,便要探身问他在高阳做了什么,可有什么趣事儿——

瑟瑟也怕,人说结婚只有男人享福,女人除了要照看家宅老幼, 额外还有一桩为难,竟是推脱不掉的义务, 可又舍不得他伤心难过,头先那个安排要叫他知道了,大概一句也不会责备,只会闷头望月叹气,倾诉所托非人。

琴娘道,“你想明白就好,我已逃出生天,既然没了你这头,还得再寻个门路,可是你放心,绝不寻你二哥。”

满园更是一改往日清减淡雅,檐下、树枝上挑满了灯盏,傍着观止湖那一侧还用红绸子扎了鹤站在水里, 映得成片湖水红影珊珊,凌波细纹。

琴娘冷笑。

“你虽未成人,在家护持妹妹,在外不卑不亢,就很好。具体怎么教导,就按你的想法来,开眼界、知进退外,最要紧,务必知道我们这样人家儿,襄助父兄,延续地位的道理,就成了。”

“有请族中寡居的长辈带着做针线的,我又嫌眼皮子浅了,况且守寡之人心境悲凉,见事阴暗,亦非良师益友。”

瑟瑟提着裙子进来坐下, 上首挨着李仙蕙,手边便是琴娘。

韦氏侧头擦拭眼泪,在心里黯然怀念。

瑟瑟看了喜欢,隔席问武崇训, “表哥, 你给它们嘴里衔的什么?亮亮的,像河蚌含珠。”

侧头朝韦氏一笑,“太子妃知道我不是说女史。”

瑟瑟有些不明白,“我二哥哪里不好?”

往事不堪回味,像穿成串子的苦果,提一句,跟着还有百句千句。

望窗外,两棵硕大的柏树扭成一株, 风过时听见绿叶婆娑,蔚为秀致,更有细细香风, 是近旁早开的金桂。

韦氏看到她们姐妹深情,便想起自己的两个妹妹来,可恨她们的命运正是受她牵累一落千丈,如今尸骨还在钦州,只等她重获权柄才能迁回京中安葬。

处,不过一个人倘若心智清醒,时间宽裕,总会扭回到正道儿上,譬如杨家姑娘,眼前戳着那样的范例,却是歹竹出好笋。”

“……那样的糊涂人,亦有王爷并我来撑腰。”

“王妃于我们有再造之恩,我不敢说往后如何报答,只尽力罢了。”

琴娘总是这样,说说就亮出玉石俱焚的决绝。

三姐妹互相依偎,像一窝子雏鸟。

“左近几家亲戚,有请宫中女官做教习的,我嫌太严厉了……”

“你当真想明白了?我瞧郡马这样儿, 真进了门,多少花样折腾你?”

瑟瑟噘嘴拿筷子戳碗里米饭,嘀嘀咕咕抱怨,琴娘在身后搭着肩膀笑。

司马银朱就站在瑟瑟身后,闻言笑说王妃不必多心。

梁王妃摇着羽扇絮絮道。

她烦难地捶桌板,“算了!我就不信他敢惹我。”

琴娘得了明示,放下心中大石,顾不得羡慕人家的嫡母明理和善,欣喜地握住瑶娘的手,见她满面泪痕,只默默擦拭,复向梁王妃垂头致谢。

“真烦人, 回来就拿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