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郁金堂 第124节(2/2)111  郁金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她聪慧洒脱,秉性公正,决定用婚姻笼络他,便秤足斤两,不叫他吃亏,甚至不惜打发了武延秀——今日有他,往后再有那不知死活的狂徒,胆敢卡在夫妇之间,她还会痛下杀手。

杨夫人急的七情上面,几要舌战群儒,却不知从哪一个驳起。

很想抬手蹭蹭,两臂却是脱了力,使不起来。

琴熏忙茶给她。

张夫人百上加斤,把手伸到瑶娘跟前。

杨夫人全身都绷紧了,好半天才抽一口气。

张夫人总结道。

不然何必郑重致歉?

琴熏和骊珠并肩坐着,两个从小看到大的奶娃娃,日渐抽条长高,娇养的肌肤润泽丰美,眉心点了鱼骨金箔拼的钿花儿……

连最后一步的礼法,都能借助皇权逾越。

瑶娘羞地垂下头,谢了张夫人一回,梁王妃便含笑叫奏乐,轰然鼓声中,杨夫人愣愣端起青瓷茶杯,灌下滚烫的茶汤。

——好嘛!

“这话很是……”

“可是我阿耶偏认准了他,我嫁过去,果然四十尚未发迹,四十二岁公爹去世,守孝三年,四十八岁婆母去世,再守三年,如此蹉跎岁月,直到永昌年金殿答对,得了高宗皇帝钦点的头名。”

又何况在座百来号人?

官眷都是人精,纷纷笑开来,怎能不明白张夫人与梁王妃一番唱念做打,明里是看不过眼搭救琴娘,实则为太子妃立足张目?

至于性情执拗,不得人心的高堂老母,映射何人,更是昭然若揭。

原来所谓权力,就在于祭出一面旗帜,吹响一声号角,人堆里自有识时务搭台的,又有出力冲锋的,再有浑浑噩噩随众的,眼见气势到位,不从也得从。

杨夫人还要反驳。

瑟瑟旁观了这一出张夫人领衔,群起而攻之的画面,大为赞叹。

骊珠往琴熏身边挤了挤,让出锦褥,浮梁忙去杨夫人座上挪杯碟过来。

十数年苦心孤诣,花费多少心血,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今不论她承不承认,这孩子已然是养到别人家去了。

他从没一刻比此刻更确定她不爱他。

“不在意男家产业、亲戚,女郎议亲也当如此,有嫁妆固然好,便没有,谁家还指儿媳嫁妆吃饭穿衣?那原是娘家好意,既不成人样,斩断就罢了。”

张柬之六十四岁方得人君赏识的传奇生涯,人皆共知,尤其圣人欣赏这种苦尽甘来的故事,待张夫人额外恩遇。

张夫人笑望韦氏,“大不了,请太子赐婚就罢了!”

脑海中闪过瑟瑟的一言一行。

所谓耽搁的时光不算耽搁,说的哪里是什么张柬之?分明就是惨遭流放十四年,又重返东宫的李显。

“说到底,还是夫人的高堂慧眼独具。”

武崇训抬眼看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个轻飘飘的嗔怪便足矣,自罚两日不准抱他也可。

“家下几个犬子尚未成器,好赖瞧不出,不过往后若入了杨娘子的法眼,老婆子我搁下这话,什么嫁妆,什么兄弟,都无妨!人来就成了。”

梁王妃钦佩地望向张夫人。

连她们都知道顺应时势了,何况琴娘?

她向武崇训使了个眼色,抽身出来,在枝叶婆娑的黄杨树下柔声致歉。

“夫人,太子妃的话,您再想想?”

不,她今日已被杀了一回,当过一回鸡了。

既是她家的真人真事,众人都不敢随意点评。

武崇训垂首默立,任风吹散鬓边碎发,窸窸窣窣挠着皮肉。

杨夫人讶然低下头。

“当初张郎官若不敢离家自立,哪有今日的卓绝官声啊!”

这老婆子是蹬鼻子上脸,非要踩着将军府的面子给太子添菜了。

她再犟下去,不用太子妃动手,梁王妃便要拿她开刀,做筏子,甚至杀鸡儆猴……杨夫人打了个哆嗦。

韦氏修长的指尖,慢悠悠拈了颗碧绿提子。

房中顿时响起一片唏嘘哎呀之声。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小娘子行事越发有章程,向人虚心认错,还讲究个趁热打铁,这礼贤下士的款款身姿,是真把他当僚属,当卫戍了。

这一锤定音,说得杨夫人不知所措,耳闻旁人讥笑,更羞觉愧,扭头瞧琴娘灼灼眼神,期待又敬服地先看张夫人,又看梁王妃,直气得咬牙握拳。

当下一叠声赞叹韦氏俨然国母,最是公平持正。

张夫人慈和地一笑。

“舅母就跟我们一道坐罢。”

“君臣之间也讲究个缘法,郎君早十年入仕,兴许太宗不喜,早二十年,名臣辈出,又哪来位置?算来算去,耽搁的时光,竟也不算耽搁。”

“是我不妥当,给表哥惹麻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