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郁金堂 第204节(1/3)  郁金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法藏啊了声,满面莫名,“她何必骗我?”

文纲没答话,捡起蒲团边上的木牌递给他。

那是长安太原寺的令牌,莲花形状,简单线条勾着篆书,他们这些时就借住在太原寺,寺中住持道成法师,乃是法藏正经的同门师兄。

法藏双手把木牌接过来,抚了抚上面的字迹,触手冰凉。

这是他恩师智俨法师的墨宝,想恩师剃度出家时,正逢大唐初初建立,关中时有战事,恩师为访求名师四处游学,屡屡身陷险境,何等艰难?相比之下,他这一点子困苦,简直无足挂齿了。

忖了忖道,“上座的主意,我也想到了,可是太子为人谨慎,自圣人告病以来,便自闭宫门,生人勿见,我若找上门去……”

文纲摇头,“不妥!”

于是两人默默相对,车厢中唯有文纲拨弄念珠的轻响。

法藏默诵经文,喃喃的低音在唇齿间回荡,他的徒弟受到感召,纷纷调整了坐姿,垂眸凝神,也都做起功课来。

直到一课即毕,法藏徐徐睁眼,惊见文纲也不谦让他们,自捏块胡饼吃的起劲,芝麻粒儿撒满襟怀,甜蜜的麦香弥漫。

他才想起在宫里整日夜未曾用餐。

“上座……”

法藏有些不解,大家都是泰斗级人物,何至于一饭不能相让?

文纲似听不见他肚里馋虫鸣叫,提起陶瓮灌了口冷水。

“这两日你在宫中为难,我倒是很闲散,寺中各处逛着,瞧了瞧长安这三年风行的衣裳首饰,裙摆更窄了,走起路来,很是便利。”

长安太原寺乃是唐初宰相杨恭仁的故宅。

杨家与李家藤缠树绕,关系匪浅,杨恭仁阔大的宅邸与太极宫仅一墙之隔,花木扶疏,修造的十分精致,改做官寺后更年年重金修缮,壁画、槛窗,无不出名,是长安城中一道风景,每当春秋季节,远近人家便扶老携幼入寺观赏。

法藏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听他闲闲讲起妇人衣饰,狐疑嗯了声。

文纲搓搓指尖上面粉,闲闲道。

“杨家代代从十六卫出身,有个英年早逝的小杨将军,死在河西走廊,棺材送回来,那年圣人还是皇后,特特出城迎棺,你记得吗?他死了竟已有十年,杨家眼下又做法事,就在太原寺。”

法藏很意外。

文纲是律宗大师,佛学泰斗,从未听说爱打听这些亲贵的鸡零狗碎,杨嘉本是圣人的表弟,青年将军千里转战,很是意气风发,只可惜死的突然。

他抿了抿唇,用一种微含不屑的口吻问。

“上座想结识杨夫人?我可从中设法。”

文纲哈哈大笑,露出光秃秃牙床,也不知凭这两片老肉,如何嚼得动胡饼。

“你听没听过,杨家娘子与安乐郡主是手帕交?

第184章

法藏咦然瞠目, 与文纲面面相觑。

——是啊!

见不着太子,可搭上安乐郡主,也大差不差!

他猛拍大腿, 顿生绝处逢生之感,在顷刻之间找到了方向。

顾不得道路颠簸,站起来向文纲请托。

“上座!我虽愚钝, 拳拳之心并非作伪。郡主之事,上座不必同行,或是日后有人问及, 也务必矢口否认。万一华严宗受我牵累,有拆庙毁宗之难,唯有请上座助我保全本宗子弟, 或是改投律宗亦可, 总之只要性命尚存,仍在佛门,便是您大恩大德了!”

这玉石俱焚的主意说出口,徒弟们骇然变色,纷纷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