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2/3)111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吃。卢大妞有样学样,自己吃了,又捡了一大把放在自己衣兜里,准备带回去给家里的弟弟们吃。沈宁也跟着捡,装了一衣兜,再看着那还落了一地的酸枣,脚有些挪不动了,恨不得全往自家的背篓里装,被桑萝捏了捏手才忍住了,没露出什么异样神色。桑萝把有神仙树、酸枣和魔芋的位置暗暗记了下来,准备等下午就带着沈宁再来一趟,把这些酸枣给悄悄捡了,再摘些神仙树叶片明天用。至于魔芋,种在土里也不会坏,也没人要,等这一波捡菌子的大潮过了再来挖不迟,不然这在大家认知里明显有毒的东西,她挖这个要是被人撞着的话会有些奇怪。有两老太太领着,不过半上午,各家背着的背篓就装满了,不过这已经走得够深了,再往里去,陈婆子和卢老太太都不敢了。卢老太太:“回吧,再捡也装不下了,趁着有太阳,回去就整整干净晒起来。”桑萝挑眉:“晒成干货?”卢老太太点头:“鲜吃就一顿,其它的晒干了冬天再吃。”桑萝想着她背篓里捡得格外多的乌枞菌,这晒干了多可惜?鲜着吃可比晒成干货以后味道要鲜美得太多。她想了想,道:“木耳我准备晒,但这些蘑菇新鲜,应该比较卖得上价,我琢磨往县里去一趟,问问东福楼收不收。”山珍呀,就连东福楼对面那天那个谱特大的厨子嘲讽她时都能带出一句山珍野味送送还差不多,显见得这些酒楼是收这个的。听桑萝这样一讲,其他几人全都动了心思,不过陈老太太沉吟:“东福楼收不了这许多吧?”这个桑萝也不敢确定,只能建议:“带去试试?要是收得了更好,收不了的话咱们脚程快一些,赶着几位婶子还在市集里摆摊没出来,送到她们摊子上卖?”“这主意好!”陈婆子一拍板:“那咱现在就走?”乡下人家,这种山里采的东西能卖了换钱的,谁家舍得自己进嘴?陈婆子一说要跟着去,卢老太太也准备跟了:“要是没赶上的话也就是白走半天路,再背回来就是,亏不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家人里三家都去,施二郎媳妇自然也跟,都不用原路返回,陈婆子和卢婆子两人对路是真熟,带着大家七拐八绕的翻了几座山,居然就给她翻到了往三里村去的那条山边道路上了,而且是已经走了小半的路程。还真是风风火火。半道碰到了一大早送媳妇嫂子去县里的陈有田几人,一人肩上扛着一袋粮。过所还没下来呢,县城他们是进不了的,早上把人送到城门口,看着雨停了,往回走在三里村的杂货铺里各买了一袋粮食正往回扛。桑萝看到他们,忙跟陈有田打招呼,让回去的时候帮忙跟沈安说一声她们去县里卖菌子了,要晚些回。不说一声,她怕那小子见她们几个时辰都没从山里出来,怕是要急得团团乱转。 二哥,县城可漂亮了东福楼收菌子的事,是后厨里于大厨就能作得主的,因为有教菜方子的交情在,于大厨那是格外好说话,桑萝带来的两背篓菌子,除了几朵木耳得晒了才能吃,桑萝挑拣了出来没准备卖,其它的于大厨都作主收了。两大背篓,好几十斤,不过因为有好几个品种,所以每一种也不算多,多的十来斤,少的四五斤,换寻常人家来说这很不少了,放酒楼里那就根本不够看的。东西少了,上个菜牌子都不够费事的。这还真就是交情了,于大厨这明显的照顾桑萝生意。草菇之类的便宜,几文钱一斤,但另几种菇价格不错,最贵的当属乌枞菌,于大厨报的价是十二文一斤。桑萝听到价格的时候眼睛都亮了,她因为自己特别喜欢乌枞菌,进林子里的时候没少逮着这个捡,所以今儿得的钱还真不少,她和沈宁一人一背篓,几种菇分类上了称后最后合下来有二百八十三文。桑萝笑着说城门外还有几个同村人也捡了些菌子,还有四背篓,问收不收的时候,于大厨爽快的就同意了。“收,当然收,我正嫌现有的太少了,有两三桌点了就得往下撤菜牌。”唤了洗碗的那小子一会儿跟着桑萝一起走一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