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3/3)111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萝行事的,见大嫂点头说可以尝一尝,兄妹俩一人只尝了一块。在东福楼吃得饱是其一,矜持是其二。严掌柜不知道两小孩儿来这里之前已经在东福楼吃过一顿大餐,只觉桑萝教养好,连小姑子小叔子都教得极好,心中好感更甚。临到走了,这些个点心全用油纸包好,让桑萝带回去给两个孩子吃。带着俩孩子出来这一趟,桑萝莫名体验了一把影视剧里那种大正月带着孩子四处拜年收礼物的感觉。走出永丰斋,桑萝自己也有些想笑,她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事情,现在扮演了家长的角色,带着沈安和沈宁这两小只体验了。正事到这里就办完了,桑萝就带着两小只逛县城。吃的是不必逛了,两小孩儿不止吃饱喝足,还打包带了不少好东西回去,现全在她的挑筐里搁着。沈安和沈宁已经觉得什么也不用买了,那么那么多点心和吃食呢,除了包子蒸饺之类的东西,其他好些都是能放挺久的,哪还用得着买东西。这话桑萝认可,她看看两小只,从上到下一身新?呃,也不对。桑萝目光落在沈宁头上的两个小丫髻上:“走,去成衣铺子去。”沈宁歪头:“大嫂,我们有衣裳,新的。”桑萝笑:“不买衣裳,给你买新头绳。”小家伙头上用的那头绳不知用了多久,褪色得不成样了。沈宁就伸手去揪了揪自己头上的头绳,好像也还能用?不过,新头绳,红艳艳的特别漂亮。想到这里,她眼里溢出点欢喜来,点头!桑萝笑,带着两个小的径直往成衣铺子去。成衣铺子里可不止是卖成衣,各种头绳发带珠花也是卖的,沈宁哪怕只是九岁,那也是小姑娘,小姑娘就没有不爱美的。掌柜端出三托盘的各色发绳、发带、珠花时,她眼睛都要忙不过来了,全是她没见过的好东西。这个也漂亮,那个也好看,目不暇接。不过也就是一开始的视觉冲击,多看几眼,人也冷静下来了,思路就清晰了。想也知道,县城铺子里卖的精巧物件就不会有便宜的,珠花什么的她就直接略过了,发带什么的也不是必须的,也略过,最后锁定在发绳上。发绳的颜色是真的多,足有十几种,沈宁来回瞧了两遍,最后还是把手指向了正红色的。“大嫂,我喜欢这个。”桑萝笑着让掌柜帮着拿了,又要了水红色的发带,这才付钱离开。至于她自己和沈安,桑萝觉得大红用着奇怪,花花绿绿就更不用了,本就是素色的衣裳,用同色的布料自己裁的发带就挺好的。买好了发绳发带,桑萝想起另一桩,便与成衣铺掌柜打听:“不知县里哪里买得到笔墨?”掌柜的听她打听笔墨,有些讶异,不过还是指点:“得往原县学旁边,那边有家笔墨铺子。”为什么说是原县学,因为祁阳县县学在先皇的诏令下开了几年,又在先皇的诏令下废了,今上倒是有下诏再开州县乡学,只是上令下未行,祁阳县这边还不曾复学。因而现今县里富裕人家的子弟读书识字要么靠家学,要么找私学。桑萝谢过掌柜,带着两个孩子出了成衣铺往县学旧址去。她有原身记忆,似原身那样的出身,实不需自己出门买笔墨的,一应事情自有仆从去办,或是父兄去选了,但原身对于一些常识却是知道的,比如,小地方所谓的笔墨铺子,大多不是专门的笔墨铺子,而是兼卖香烛杂货。没错,在大乾朝之前,社会阶层是极为分明的,文人只在特定阶层里诞生,寻常百姓读书识字的是极少数,哪怕到大乾朝皇帝下诏办学,但因为办学时间不算长,且半途而废了,这样的现状并不曾得到多大的改善。所以,除了州府或是京都之地,下边郡县平民之中对于笔墨纸砚的消费是极少的,不会有专门卖笔墨纸砚的铺子,当然,也没有书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