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第167节(2/3)111  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津交盐场断供,不仅仅意味着儒城百姓遭殃,就连整个宁州,乃至京州都要受影响。

再者,按照一般的运货速度,即便从京州调盐过来,起码都得一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然后在百姓之间传播谣言,利用百姓的怨气,倒逼官府向他们妥协,要么请他们带着盐工继续回来经营盐场,要么就花大价钱买他们的盐。

盐场制海盐的法子,是煮盐,由盐工们筛出被海水浸泡充足的盐泥,运到卤池制出卤水。

无论哪种,他们都能得利,若是启国派兵前来,大不了他们拍拍屁股带着盐返回国内,难道启国还能在燕然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公然打进渤海国境内宣战?

人,此事重大,你若敢有半句隐瞒,陛下怪罪,罪责由你自负。”

这些炉灶都很大,每个都高达两米多,重建要花费不少时间。

这些盐工每日的负重量,大约是一个普通士兵的四五倍。

花渐遇蹙眉道:“宋知府为何不将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都抓起来?难道眼睁睁看着百姓买高价盐?”

这些渤海国的人打的小算盘显而易见,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日光在津交海湾粼粼的海面,铺上一层细碎金光,海浪一波一波拍打在沙滩上。

再将卤水用大锅灶反复熬煮,直到熬煮出盐晶。

喻行舟在盐场内走了一圈,才发现宋知府没有夸张,海边那些沙滩都被人为铲过,不知撒了什么东西,盐泥变得又酸又涩。

最严重的是,盐场青壮都被带走,只剩下两三百个老弱病残,连拾取盐泥都要一步三喘,让他们清理沙滩,重造炉灶,又不知需要多久时日。

就算派

喻行舟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白茫茫的海岸线,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赤着的双脚踩在冰冷潮涌的海水里,上面满是被碎石和碎裂的贝壳划破的伤痕,还有厚重开裂的老茧。

津交盐场原本有一两千的盐工,用来熬煮盐晶的大灶四五十个,每灶四五个灶户,还有好些个最下层的盐工,挑担,烧火,采集盐泥。

他们大部分人都骨瘦如柴,双脚长期生满冻疮,脊背如同一张被长期张开,失去韧性的弓,随时都会崩断似的。

津交盐场本来就是北方最大的盐供给地,别的地方出的盐,当地都未必够吃,不可能往这里调。

他又朝喻行舟露出一个奉承的笑容:“不过,如今有喻大人出马,必定马到成功。”

“之前盐场驻守的渤海国官兵虽然撤走,却停驻在两国边境上,他们声称这是为了保护本国商人安全。”

有三三两两年纪大的老盐工,带着几个孩童,不断弯腰低头,在海边拾取盐泥,装在背篓之内。

宋知府无奈道:“喻大人,那渤海国的人临走前,把大部分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盐工都带上了船,现在盐场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光凭这些人,干不了多少活。”

那些用来熬煮盐晶的大锅灶,全部都被砸毁了,四五十个炉灶,一个都没有剩下。

喻行舟能等,外面那些一日高过一日的盐价,已经快把百姓最后一点粮食都要榨干了。

宋知府摇摇头:“下官哪里敢抓人呐。”

喻行舟:“带本官亲自去看看。”

他们每个人都穿着破旧的布袄,裤管卷起在膝头,露出一双瘦骨嶙峋的小腿。

喻行舟和花渐遇一行人,沉默地看着这些盐工们,麻木而辛劳的身影,良久无言。

※※※

无数盐晶从他们手中熬煮而出,可他们吃的苦头,却远比吃盐多得多。

宋知府无奈道:“大人恐怕还不知道,儒城里所有卖盐,都是渤海商人,他们背后都是渤海国的权贵。他们早就把儒城的盐都吸干了。”

他们知道启国不可能轻易动兵,又无法短时间内制出大量的盐打破他们的垄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