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第74(2/3)111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恩令一出,靖王府的消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除非此刻靖王府就举反旗,否则就没有以后了。但楚家在座的人都知道,造反只有乱世的时候才有可能,大周四代君王都是有为明君,如今更是四方安定,前头还刚刚降了税收,靖王父子除非什么军神在世,不然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造反就是找死。楚家一家上百口人能跟着一起作死?“靖王府可是有太宗遗命在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堂妹提的, 是大堂妹想要高位不肯屈居妹妹之下, 但是最后做决定的还是靖王府。靖王府现在不就是已经看不上他们兄弟了,或者说不想南方水军出现什么动荡, 所以打算稳住他们大伯和大堂妹,而打算舍弃他们兄妹三人嘛!这事儿他们原本是不知道的, 上次世子过来和大堂妹谈话, 他们都被拦在外头, 还是他们大伯把他们两房人都叫了过来, 摊开来讲的。说实话,一开始他们兄弟俩是不信的, 但架不住他们亲耳听见啊!关于爵位的事情他们家大伯承认了自己有私心,但是大伯的顾虑也确实不错,推恩令一下他们家的爵位已经能看见结果了,不管传给二房三房那个兄弟,不过是一代和三代的区别,总不能让他们亲手把儿子孙子都弄死吧!而且大伯还考虑过过继,过继二房的子嗣,除开嫡长子都是庶子,而且一个个也子孙大把,至于小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大,养大后品行又是怎么样。至于过继三房,三房和京都皇太子什么纠葛这个不用说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这事儿万不能递到人家手里:“即便最后请封成功了,以后京都有个事儿,让藩王世子进京,你们兄弟是去还是不去?去了之后会不会就没有命回来了?”楚元回说到这里又说了楚运的委屈:“你们大堂妹不是不讲理的人,对世子妃更是没有一点儿意见,你们大堂妹心里憋着气呢,二十多年了,要不是靖王府当初不做人,但凡提早通知一声让你大堂妹早一步说了婚事,也不至于只能离了京都下嫁。”虽然女婿是女儿自己挑的,也是乐意的,女儿婚后也过得不错,但那是女儿自己眼光好,也是他把着水军,不然谁知道之后会如何?楚元回一把年纪才得一个闺女,如珠如宝的养大,结果被亲姑姑背刺,说到底这是嫌弃他闺女吗?这就是亲妹妹嫌弃他这个做大哥没有儿子,便是他再厉害又如何,后继无人她这个当了王妃的亲妹妹都可以不当他一回事儿!说大堂妹对自己妹妹没有意见,三房兄弟俩是相信的,毕竟楚家位高权重,嫡出的姑娘就这么两个,年龄相差也不多,从小一起长大,他们母亲又过世的早,大伯母很是关照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的妹妹。“这件事情根本上落在两点上,第一点是靖王府从上到下见利忘义刻薄寡恩,第二点就是如今不是太宗在的时候了,靖王府和高宗的形势颠倒了,我们楚家现在还有些本钱递个投名状,再晚我们楚家就只能跟着靖王府一条道走到黑了。”楚元回也是见过太宗时期靖王府的煊赫的,那个时候谁不觉得靖王父子有夺嫡的可能啊!靖王世子可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孙,不能当太子还不能当太孙吗?太宗又如此长寿。然而谁能想到太宗到咽气都没说过一句要改立,靖王一家子只能在高宗登位后去了封地。但那时候靖王虽然去了封地,留在朝中的影响却非常大,还有楚家和众多高位姻亲,谁不想靖王父子重新杀回京都?但是高宗当太子的时候唯唯诺诺忍气吞声,被亲兄长打压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一家子全都靠边站,结果登上大位后很是摆了那些三心二意的大臣们一道,几桩大案都是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料理好的,就等上位,然后将靖王府的亲信一波砍了一半,剩下一半也多被排挤了出去。要不是高宗命短,当皇帝没几年就死了,当今上位的时候年纪小,一时压不住朝堂,到了现在才初步平定周边,朝廷早就要和靖王府干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